世上的风云变幻,总在悄然之间。看似一张签到表的空白,便足以映照一个时代的更替。成都的集训馆内,五月的空气里弥漫着紧张与期待。然而人们很快注意到,那个名字,那位年逾六旬的老教头李隼,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上。本该由他主持的公益活动,最后只见王励勤与秦志戬并肩而立,象征着一场新旧交替的开始。
李隼,这位老将军,已是第三次缺席重要的公开场合。他的身体状况早已透出端倪。四年前,在东京奥运会的备战途中,他不得不接受心脏手术。医生劝他长久休养,但他偏偏只歇息了短短两周,便拖着带支架的心脏重返训练场。他要为巴黎奥运会尽一份力,那是燃烧自己去点亮他人前路的执念。后来在全运会赛场边,他忽然身体不支,被急送医院,这一幕仍令无数球迷心惊。有人感慨:“五块金牌,几乎是用命拼来的。”此话虽重,却不无道理。
展开剩余65%变局往往来得比人们想象的更快。2025年春天,刘国梁骤然卸下主席之位,王励勤接掌帅印。秦志戬,这位曾在训练馆默默陪伴过无数少年的教练,也重新走上前台。他接过李隼的办公室钥匙,开始频繁检查数据,参与战术设计。昔日弟子,如今成了并肩同事;一代人挥别,一代人上场。
追溯往昔,2006年,秦志戬牵起18岁马龙的手,教他如何在球台上攻防转换。十年苦心,换来全能王者。2015年世乒赛上,马龙夺冠后一头扑进教练怀中,那一幕至今仍让人动容。2017年,他又带男队囊括世乒赛金牌,助马龙完成双圈大满贯。那是教练与选手的共鸣,是汗水与泪水的交织。
与此同时,女队主帅马琳在巴黎带陈梦蝉联金牌,却因暂停选择饱受批评;男队主帅王皓虽助樊振东登顶,却因输球后的情绪离场引发争议。至于混双掌舵人肖战,虽有孙颖莎与王楚钦的黄金组合,却也难掩岁月催人老的现实。
秦志戬在2022年转任乒协秘书长,便已开始全面操盘国家队的资源分配。疫情期间,他主导封闭训练,让队伍稳住胜势。他的眼光,已不仅仅停留在球台的方寸之间,而是伸向了更广阔的格局。
如今,教练的去留早已不是铁饭碗。规则写得冷峻:合同与奥运周期挂钩,六成考核为绩效,若连年不合格,便是终止。有人选择退路,有人选择深造,而李隼,却依然默默坚守到最后。
2025年7月28日,“影响世界华人盛典”的舞台上,他头发花白,眼中却仍闪烁着光。望着年轻队员,他提起三十年前带王楠的青春往事,话语间有一丝释然。当记者问及退休,他低下头,轻轻摩挲胸前的徽章,只说:“是时候让年轻人上场了。”这是交棒,也是托付。
就在几个月前,海南的集训里,人们已见秦志戬亲自指导王楚钦练习反手拧拉。而在新加坡大满贯赛场边,他与王励勤一同分析梁靖崑的比赛细节,目光专注,动作坚定。新一代的谋划,已然展开。
旧人渐行渐远,新人正当其时。国乒的故事,未曾停笔。愿这份薪火传承,能继续照亮乒乓的前路,也愿所有为梦想燃烧的人,都能在光与汗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荣光。
发布于:山西省九龙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